行動起來,向二手煙說不
——我區開展第35個“世界無煙日”宣傳活動
5月31日,第35個世界無煙日。當日上午,廣西宣傳活動在南寧市良慶區大沙田濱江廣場舉行。本次宣傳活動旨在推動“不讓別人吸二手煙是一種高尚社會道德的具體體現”成為社會公序良俗,共建共享無煙環境。
廣西積極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控煙行動有關要求,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煙草危害健康知識水平。據悉,至2021年末,我區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至24.4%,完成了到2022年控制在24.5%內的目標;全區無煙黨政機關覆蓋率提升至79.03%,各市均設立了戒煙門診試點單位,控煙工作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專家呼吁,全社會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強化控煙意識,積極參與控煙行動,共建共享無煙環境。
二手煙、三手煙 對環境危害并不小
“當有人在120立方米室內,吸第一支煙時,PM2.5值接近800微克/立方米,遠遠超過中國環境空氣參考標準75微克/立方米?!弊灾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與傳媒科副科長歐陽頤介紹,吸煙所產生的污染,目前已經成為危害最嚴重的室內空氣污染之一。
吸入煙草煙霧即有害健康,二手煙、三手煙的毒性、致癌性不亞于一手煙,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如一個人吸煙會造成一屋子多個人的被動吸煙,二手煙暴露沒有安全水平,即使短時間少量接觸,仍能導致心梗、哮喘發作等疾??;三手煙則是指煙民吞云吐霧后附著在衣服、墻壁、地毯、家具等表面的煙草殘留物,短時間內難以消散,即便煙味散去,有毒微顆粒仍會長期飄浮或吸附于環境之中,被人體吸收。
此外,電子煙產生的二手氣溶膠中,同樣包含各種有毒物質,例如揮發性有毒化合物、顆粒物、重金屬等,也可能危害身邊人的健康。
行動起來 敢于向二手煙說不
二手煙對環境的污染是沒有閾值的,只有建設全面無煙環境,才能消除二手煙的危害。專家呼吁,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和交通工具應全面禁煙;對于吸煙者來說,“當著他人的面不吸煙”應該成為一種自覺;發現自己置身于二手煙之中,公眾也要敢于說不,共同營造不勸煙、不遞煙、不敬煙的社會風氣。
2014年7月1日,《南寧市控制吸煙規定》正式實施。8年以來,南寧市吸煙者的數量、性別、年齡特點等是否有變化?南寧市愛衛辦控煙專家唐莉介紹,該法規實施前南寧市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為30%;實施后的2020 年吸煙率為21.14%,2021年為17.70%,吸煙率有顯著降低;另一方面,吸煙人群主要是男性。2020年,吸煙人群中99.23%為男性,平均年齡為是46.70±11.88歲;2021年,吸煙人群中99.18%為男性,平均年齡為48.01±11.64歲。
隨著大眾對煙草危害的認識越來越深入,面對二手煙的危害,越來越多人主動勸阻他人吸煙,鼓勵身邊親朋好友戒煙。歐陽頤表示,被動吸煙可引起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被動吸煙女性患肺癌概率比不吸煙高2倍;孕婦暴露于二手煙,可以導致自然流產、早產、新生兒出生體重降低、嬰兒猝死綜合征和先天畸形等。二手煙還會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導致兒童呼吸道疾病、支氣管哮喘、中耳炎和過敏性疾病等。
控煙戒煙 廣西取得積極進展
近年來,按照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全區積極開展健康廣西控煙行動,全區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降低至24.4%,提前完成了2022年控制在24.5%內的目標。
自治區衛生健康委規劃處處長吳小坤介紹,我區通過推動控煙立法、加強無煙環境建設、積極開展控煙宣傳、建立完善戒煙服務體系等工作,結合衛生城鎮創建和健康細胞建設,廣泛宣傳煙草危害,持續加大無煙環境建設力度,不斷完善戒煙服務體系,營造了全社會關注控煙、支持控煙、參與控煙的良好氛圍。
自治區愛國衛生條例明確規定了禁止吸煙場所等5條控煙內容以及和2條違反控煙相關規定的法律責任,為控煙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積極開展無煙黨政機關建設,全區已有6616個黨政機關建成無煙黨政機關;聯合自治區教育廳、自治區婦聯和計生協教育、婦聯等部門,推動控煙工作向學校和家庭延伸;結合愛國衛生月、世界無煙日等紀念活動,普及控煙科學知識,營造全社會關注控煙、支持控煙、參與控煙的良好氛圍;全區醫療機構繼續開展簡短戒煙干預,設立戒煙門診試點單位,全區累計共有40家醫院設立了戒煙門診,12320衛生健康服務熱線可持續為群眾提供線上戒煙干預服務。
下一步,我區將持續推進無煙環境建設,實現無煙黨政機關全覆蓋,全面推進建設無煙學校和無煙家庭建設,力爭實現無煙黨政機關全覆蓋。同時,指導各地開展控煙立法,擴大無煙法規覆蓋范圍;加強簡短戒煙干預和戒煙門診建設;持續開展控煙宣傳,引導廣大市民摒棄和制止吸煙陋習,共同維護無煙健康環境,努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宣傳和推廣戒煙服務。(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梁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