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陋習樹新風造就“五旗村”
——田林縣潞城瑤族鄉豐防村見聞
道路干凈整潔,擋土墻成了精美的宣傳欄,圖文并茂地展示黨的惠民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地的民俗風情等……
7月10日,記者走訪田林縣潞城瑤族鄉豐防村,村委辦公樓墻上掛著的九面紅旗格外顯眼。百色市從2018年起開展“鄉村振興·爭創五旗”活動,每個縣(市、區)每年評選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類“紅旗村”。
“我們2018年拿下了四面紅旗,2019年五面紅旗全部拿下,成為全市3個‘五旗村’之一?!贝妩h支部書記、村委主任陸少明自豪地說。
豐防村是“十三五”貧困村,變化為何如此之大?自治區紀委監委派駐豐防村第一書記黃雪蓮說:“我們聚焦鄉風治理、鄉風共建、鄉風傳導,實現了由‘貧困村’到‘富裕村’、‘臟亂村’到‘顏值村’、‘后進村’到‘紅旗村’的轉變?!?/p>
“要說以前最大陋習,就是思想落后,沒有心思搞生產?!贝謇锏睦先俗云丶页?。豐防村地廣人少,但以前村民們致富辦法不多,“等靠要”思想嚴重,守著大面積荒山過著苦日子。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項惠民政策越來越給力。豐防村強化黨建引領,探索“黨員+貧困戶”“1+N”等結對幫扶模式,不斷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在山上,大家開荒種植杉木、油茶等經濟林6300多畝;在林下,建設生態養雞大棚67個,年出欄肉雞近100萬羽,純利潤500萬元左右;農閑時外出務工,又有一筆收入。2020年,豐防村人均可支配現金收入達2.06萬元。
豐防村92%的居民是瑤族,有著濃厚的傳統婚俗。以前女孩出嫁要有1套價值3萬元以上的瑤族服飾,男方家的宴席要擺上三天三夜。老支書梁少生回憶:“結婚的嫁衣要提前3年準備,殺兩頭豬、兩頭牛是常事,能把主家給吃窮了?!?/p>
豐防村以創建文明村鎮為抓手,開展“破婚俗樹新風”行動,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引導群眾簽訂《遵守村規民約承諾書》《破除陳規陋習承諾書》,樹立了婚育新風。村民李幸福的兒子結婚,親朋好友就吃了一餐飯。剛剛出嫁的李正英說:“彩禮沒有要,民族服裝到縣城買,不到1000塊錢?!?/p>
婚嫁習俗的轉變,只是豐防村鄉風文明的一部分。豐防村以亮核心價值觀、亮祖訓家規、亮先進典型、亮誠信承諾、亮文化名片“五亮”行動為抓手,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暖心議事亭”,開通“議事群”,激發村民參與村屯事務決策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實施改廁、改圈、改廚、危房改造“四改工程”,全村面貌煥然一新。(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韋鵬雁 通訊員:石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