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走進巴馬瑤族自治縣甲篆鎮拉高村善屯,干凈平整的村內水泥路,一面面以法治文化、文明新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為主題的文化墻讓人賞心悅目;一塊塊以孝道文化、公平民主、互幫互助為內容的文化石碑讓人耳目一新;同心圓廣場上,孩子們在開心地嬉戲玩耍,村民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聊天、下棋、唱山歌,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善屯的“美景”是巴馬縣精神文明建設的縮影。近年來,巴馬縣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不斷加強鄉村精神文明建設,通過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鄉風文明深入人心,教育廣大村民愛黨、愛國、愛家,鼓勵村民淳樸善良、積極向善,倡導移風易俗,促使廣大群眾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得到全面提高,為全力打造生態美、產業優、百姓富的和諧巴馬提供精神動力。
為營造精神文明建設的良好社會環境,巴馬縣先后印制《巴馬瑤族自治縣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市民文明手冊》《移風易俗倡議書》《文明旅游倡議書》等宣傳資料,發放到各鄉鎮、村(社區),截至6月30日,共發放市民文明手冊1萬余冊、倡議書1.5萬余份。同時,該縣廣泛開展“做文明有禮巴馬人”、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講文明樹新風”等宣傳,不間斷在巴馬電視臺、“今日巴馬”微信公眾號、長壽巴馬客戶端刊登公益廣告,在街道、學校、飯店、公園、農貿市場等公共場所設置“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光盤行動”等公益廣告1000多塊,在公交車、出租車顯示屏刊播公益廣告30余條。
用典型引導主流社會價值。為推動全社會形成“發現好人、推薦好人、崇尚好人、爭做好人”的良好風尚,該縣堅持做好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的選樹工作,通過多種形式深入開展“文明家庭”“新時代好少年”“最美媳婦”“優秀志愿者”等評選活動,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圍。近年來,巴馬縣先后涌現出各類先進典型400名,縣級以上文明家庭35戶,全國文明單位1個、自治區級文明單位8個、市級文明單位6個、縣級文明單位17個,巴馬三中韋思穎同學獲評2022年“廣西新時代好少年”。今年上半年,該縣推送上報全國文明單位預申報2個,自治區文明單位預申報3個。
此外,該縣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10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建設,并不斷通過優化調整志愿服務隊伍、打造專業化規范化志愿服務、培訓提升能力素養等舉措,加強志愿服務隊伍全面建設。目前,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志愿服務總隊擁有20支專業志愿服務隊。據了解,今年該縣已投入80.7萬元用于縣鄉村三級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累計完成志愿服務活動150余場次,志愿活動覆蓋所有鄉鎮、村(社區),受益群眾3萬余人,組織并發動村民志愿者參與志愿服務活動超過3000人次。(來源:河池日報 作者:蘇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