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明創建 -> 正文
梧州:激活文旅資源 擦亮城市名片
廣西日報  2022-05-24

  激活文旅資源 擦亮城市名片

  梧州大力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加快建設嶺南歷史文化名城

  文物故事講解、文旅主題推介、六堡茶藝展示、藝術表演……5月19日,梧州市舉行以“感悟嶺南文化 享受美好旅程”為主題的2022年梧州市文博旅游藝術活動周暨“廣西人游梧州”活動啟動儀式,通過多種形式,開展12個主題鮮明的活動,充分體現文博、旅游、藝術的深度融合,讓市民和游客進一步了解梧州的歷史,感悟梧州底蘊深厚的嶺南文化。

  這是梧州市激活文博旅游藝術資源的一個生動寫照。作為廣西東大門,該市擁有4100多年的文明史,2200多年的建城史,是嶺南歷史文化的發源地。去年以來,該市緊緊圍繞建設嶺南歷史文化名城的目標,不斷擦亮“嶺南風情、茶船古道、紅色搖籃、名人文化”四張名片,寫好“紅色”“共融”“綠色”三篇文章,按照“文博+旅游+藝術”的思路,激活文博旅游藝術資源,促進文旅深度融合,發揮“1+1+1>3”的效應,建設嶺南歷史文化名城。

  據統計,2021年,梧州市紅色旅游接待游客2671.16萬人次,同比增長1.02倍,實現紅色旅游綜合收入291.66億元,同比增長1.29倍。

  激活文博資源 講好歷史文化故事

  “目前,梧州市博物館展出500多件(套)文物,豐富的文物反映了梧州悠久的歷史和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狀況?!?月19日,梧州市博物館,不少市民早早就前來參觀。梧州市博物館講解員譚昊介紹,去年以來,該博物館接待參觀人數共31.7萬人次,他們努力將文物背后的故事在線上線下呈現,讓大家更加深刻地了解千年嶺南古郡的歷史魅力。

  去年以來,梧州市突出線上線下宣傳,積極推進非遺傳承保護,促進傳統文化煥發新活力。新增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新增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5處。線上,在新媒體平臺推出《如果文物會說話》《革命舊址有話說》等系列短視頻,開設“看文物講梧州故事”等專題專欄,以精煉、新穎的說課形式講述文物。線下,開展“我們的節日”“文博課程進校園”“小考古家大闖關”等主題宣教活動,結合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常態化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愛國主義教育。

  同時,該市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鄉鎮文化站等77個公共文化場館長期免費對群眾開放,提供文化惠民服務71.7萬人次,組織開展講座、展覽、培訓班等文化活動2360多場次;推動市體育館和縣(市)體育中心等6個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受益群眾達60多萬人次。

  用活紅色資源 促進文旅深度融合

  梧州市長洲區平浪村是革命老區村,村里的紅色文化長廊、大型立體壁畫、柱畫、紅色文化景觀小品等,構筑起新時代鄉村一道亮麗風景。目前,平浪村已初步打造“一帶一館一基地一中心”紅色宣傳陣地,吸引市民游客前來參觀。

  近年來,梧州市認真謀劃好“紅色文章”,突出特色增亮點,讓紅色文化資源“活”起來,讓紅色文化旅游“火”起來,進一步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深挖紅色資源文化。深入挖掘開發梧州在廣西黨史上的“18個第一”等紅色資源,整合各級財政資金,投入財政資金5500多萬元,修繕提升大同酒店舊址、中共梧州地委·廣西特委舊址陳列館等43處黨史教育基地。全力打造桂東南紅色教育基地和紅色文化旅游勝地,打響“梧州——廣西革命的搖籃”紅色資源品牌。

  打造紅色研學之旅。整合紅色旅游資源,豐富紅色旅游市場供給,推出1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開展50多場紅色經典沉浸式演出,重點打造環梧州市區紅色體育旅游線路,并成功入選中國體育旅游十佳精品線路。建立紅色旅游講解員人才庫,舉辦紅色旅游發展暨講解員隊伍建設業務培訓班和紅色旅游景區、革命歷史紀念場館講解詞創作大賽,積極培養高素質紅色旅游講解員隊伍。

  打造紅色文化IP。加大資金投入,講好紅色故事,努力打造具有地域辨識度、時空連接度、市民共鳴度、企業關注度、廣泛傳播度的紅色文化IP,并持續強化營銷外宣,擴大梧州紅色文化IP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盤活藝術資源 提升惠民服務效能

  近期,龍圩區文化館館長羅瀅格外忙碌,每逢周末,她都要帶領文藝隊送戲下鄉,讓當地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精彩紛呈的文化大餐。

  在大同村,她化妝、更衣、熱身,忙得不亦樂乎。聽說有演出,村民們陸續來到文化廣場。舞臺上,戲曲、聲樂、舞蹈等好戲輪番上演,將文化、鄉村振興等內容編排融合到節目中,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近年來,梧州市豐富藝術產品供給,盤活群眾藝術資源,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廣泛開展送文藝精品下基層、“我們的節日·文化進萬家”“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等系列惠民活動。組織大型壯劇《蒼梧之約》、彩調劇《劉三姐》、音樂劇《致青春》進行文化惠民演出;送文藝精品下基層、開展“紅色革命教育”主題戲曲進校園活動,通過開展送戲下鄉、送電影下鄉、送書下鄉等活動,各村(社區)基本配備了一支文藝隊伍,做到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演出,城區有歌聲、鄉村有戲看。

  去年以來,該市組織開展文化惠民活動2360場次,主題文藝演出活動950場次,惠及群眾約43萬人次,有效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文博旅游藝術活動周期間,該市重點開展青少年器樂展演、青少年舞蹈大賽、大型快閃演出、攝影作品巡展、美術作品展、廣場舞比賽等活動,不斷豐富市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梁乾勝 通訊員:陳澤鑫 龍軍才)

相關鏈接
欧美大色视频在线成人_波多野结衣系列电影_男女性动态激烈动全过程_小说区 综合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