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
“紅心自管會”讓56個“三無”小區變了樣
華燈初上。崇左市江州區江南街道嘉和小區里,63歲的黃海華在明亮的燈光下,沿著小區悠閑地散步,“過去這里漆黑一片,深一腳淺一腳非常不便,讓居民沒少抱怨?!?/p>
嘉和小區是一個無主管單位、無物業管理、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
“以前小區衛生臟亂差,車輛亂停亂放沒人管?,F在干凈不說,出入小區有人管,還劃好了停車位,安全又方便?!秉S海華感慨地說,現在小區變成了“有基層黨組織管理、有黨員服務、有群眾參與人防物防”的“三有”小區。
“這是我們黨建引領小區治理,實施網格化管理,將黨組織建到小區樓棟,成立‘紅心自管會’推動居民自治的結果?!苯輩^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左濤說。
從“無人管”變“黨員管”
“三無”小區長期以來缺乏有效組織,是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難點、痛點。
為了破解這一治理難題,江州區委把黨建聯盟作為“書記領航”項目來抓,壓實責任,推進小區黨建標準化建設,發揮黨支部在小區的核心領導作用。社區推進居民小區黨組織建設,小區支部黨員亮身份、作表率,當好樓棟“紅管家”。
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小區網格黨支部的黨員分頭行動,到群眾家中開展談心、談話工作,聆聽居民對“小區自治”的意見和建議,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為打造居民自治體系打下基礎。
該區發揮居民黨員中心戶的先鋒模范作用,主動亮明身份為鄰居服務,以戶帶樓、以樓帶網格、以網格帶小區,最終實現以黨員示范引領帶動居民自覺自治。
“自從小區有了‘紅心自管會’,樓道里的廢棄物、‘牛皮癬’一掃而空,綠化帶也不再是‘停車場’?!毖厣叫^居民鄧龍平說。
“在黨支部帶領下,小區不僅扮靚‘面子’,還改善‘里子’,過去有問題去信訪,現在有困難找小區黨支部?!苯?,沿山小區居民黃女士因樓上衛生間漏水引發糾紛,小區“紅管家”盧娟獲悉后,迅速調解,雙方握手言和。
從“一把抓”變“精細管”
過去,“三無”小區的管理由街道辦代管?!叭耸钟邢?,管理比較粗放,服務經常不到位,居民不是很滿意?!苯輩^江南街道黨工委書記黃相朝說。
破題從嘉和小區的一次協商會開始。
去年12月23日,江南街道黨工委、沿山社區黨支部、網格責任單位——江州區人民法院聯合召開成立小區鄰里互助“紅心自管會”協商會籌備會議。小區居民1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小區成立“紅心自管會”,誰來帶頭?“讓老黨員何衛民當會長,我們信得過?!比巳褐杏腥苏f。
“小區要管好,總得有個帶頭人,作為一名黨員,我責無旁貸!”70歲的退休黨員何衛民站起來,積極響應。
小區“自管會”共有6人,何衛民擔任會長,他們通過征求全體小區居民意見,制定一系列自治管理辦法,小區的環境衛生、疫情防控、輪崗值勤等日常治理逐步進入正軌。
小區從沒人管到大家一起管,何衛民發揮了大作用。小區居民盧民蘭稱贊說:“老當益壯,真不錯!”
如今,江州區56個“三無”小區全部成立了“紅心自管會”。社區工作人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自管會”成員、社會組織代表等坐在一起,商討小區環境提升、設施維護、便民服務和公共安全等事宜。
自從了“紅心自管會”后,該區的“三無”小區都變了樣:樓道里的墻變白了,庭院里的綠植被剪齊了,有的還裝上了健身器材,變得整潔舒適、文明和諧。
從“旁邊看”變“主動干”
“三無”小區治理,外力只是助推,治標不治本,發動群眾自發參與才是根本。如何讓居民群眾真正動起來?
“作為黨員,我先干給群眾看!”嘉苑小區“紅心自管會”黃艷萍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退休干部,平時她每天一大早都會對小區進行巡邏,查看小區環境衛生,車輛停放是否規范,提醒居民出門戴好口罩……
“這個年紀還在為大家服務,小區的事情就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參與?”熱心居民趙共世對大家說。在黃艷萍、趙共世等骨干的帶動下,小區居民積極參與小區治理。
“我可以!”“我也報名!”由于人手緊缺,疫情防控需要志愿者,社區志愿者招募令一經發出,群內成員紛紛“搶單”、爭先參與?!半x居民最近的,是居民自己,真正了解居民的,也是居民自己?!笔傲纸值利惤鹕鐓^黨支部書記、主任吳羚蓉感慨地說,“各小區有了‘紅心自管會’的助力,居民群眾主動充當志愿者,對社區工作幫助很大?!保▉碓矗簭V西日報 記者:陳明桂 通訊員:陸華勇 蘇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