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文明創建 -> 正文
來賓:特困對象“供養服務”升級
廣西日報  2021-12-08

  唱歌、做操、玩趣味游戲……集中供養在來賓市興賓區社會福利院的特困供養人員每天過得有滋有味。今年9月,興賓區將21個鄉(鎮)敬老院的172名特困對象分別集中到被評為“四星級養老機構”的興賓區社會福利院及3個分院進行供養,享受“公建民營、醫養結合”的社會化福利養老模式。

  今年以來,來賓市民政系統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深化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特困人員服務功能轉型改革,將全市1109名特困供養對象由過去的在鄉鎮敬老院集中供養或家庭分散供養,轉到縣級社會福利機構(或分院)進行集中供養,對特困供養對象實現管理、床位、醫療、服務的四個“共享”,讓其晚年幸福生活指數大提升。

  為優化管理,來賓市推行鄉鎮敬老院公建民營、“1+N”聯合體管理改革模式,即縣級社會福利院為總院、鄉鎮敬老院為分院,全市鄉鎮敬老院由原來66家撤并成現在的31家,法人登記率達到100%。2016年以來,該市累計投入3600多萬元實施鄉鎮敬老院三年提升改造工程,建成5家農村養老服務中心;由社會投資進行升級改造,撤并16家鄉鎮敬老院,轉型為社區日間照料中心或服務站點、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等。

  該市還加大對養老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在“公建民營”運營管理模式下,運營方預留30%以上的床位作為公益性床位,優先滿足需集中供養的特困對象入住。目前,全市各養老機構共安排政府兜底保障床位數1382張,有568名全失能特困人員用上護理型床位。

  該市創新“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建成3處集老年護理、醫療、保健、康復、托老養老等多功能服務項目為一體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機構。

  今年8月,該市組織各養老機構130名護理員參加全國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來賓賽區選拔賽工作,“以賽代訓”提升護理員業務能力;9月,分別對2家養老機構進行四級行業評定。目前,全市有2家四級養老機構、2家三級養老機構。(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蒙進煌 通訊員:莫益路)

相關鏈接
欧美大色视频在线成人_波多野结衣系列电影_男女性动态激烈动全过程_小说区 综合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