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季了,你家閑置的舊衣可以這樣處理
——北海市舊衣回收現狀調查
志愿者將回收的舊衣分揀裝袋。北海民間志愿者協會供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求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和滿足,而在“衣食住行”中位于首位的“衣”已悄然升級成如今的快速消耗品。由于衣服更新頻率快,很多家庭積壓了不少可繼續使用甚至嶄新的閑置衣物,如何處理這些衣物成了一件讓人煩惱的事情。
秋風乍起,適逢換季。記者了解到,很多市民家中或多或少都有閑置衣物需要處理,對于一些干凈整潔、保管完好的衣物,不少市民想著捐贈給有需要的人,或回收進行二次利用。但哪里有可靠的捐獻渠道?市區街巷設置的閑置衣物回收箱后續會怎樣處理回收衣物?
帶著市民的疑惑,記者找到了市民政局的相關負責人。該局養老服務和慈善社工科負責人介紹說,北海的舊衣回收主要有三個渠道:一是北海民間志愿組織不定期舉行的舊衣回收活動;二是投放在街道和小區附近的衣物回收箱;此外還有市民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北海分公司合作建立的社會捐助站。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通過舊衣回收活動、舊衣回收箱以及社會捐助站點的方式處置自己的閑置舊衣。
北海民間志愿者協會舊衣回收項目負責人丁蘭告訴記者,北海民間志愿者協會從2015年開始發起舊衣回收活動,已經連續開展了6年。每逢換季,他們都會組織志愿者開展為期一周左右的舊衣回收活動,將市民捐贈的舊衣進行分揀打包,可以使用的部分,經過消毒處理后會送給有需要的市民,或送給敬老院和福利院。剩余的衣物則通過與民政部門合作的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的“舊衣回收”項目,送到國家批準和有資質的再生棉回收企業。
“這一整套手續是比較嚴謹的。既防止這些舊衣違規流向二手市場,也能確保我們這個項目的公益性?!倍√m說,但這項活動也面臨著一些困難,既要組織志愿者,又要到處借活動場地,舊衣回收的工作量很大,只能不定期開展。
相比之下,街邊和小區的回收箱因為投放點多,可以就近投放,成為很多市民處理閑置舊衣的第一選擇。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共設有一黃一綠兩種顏色的舊衣回收箱,其中黃色回收箱為中華慈善總會投放,綠色回收箱則是北海衣衣不舍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投放。
記者從北海衣衣不舍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了解到,該公司從2017年開始試點投放舊衣回收箱,到2018年實現北海全覆蓋。目前在全市共有933個舊衣回收投放箱,每個月回收舊衣40噸左右,秋冬換季時則能達約50噸。該公司北海區負責人介紹說,他們回收的衣物大部分是做拖把、手套、環保袋等環保再生品。
2019年,市民政局與中國郵政集團北海分公司合作,在一縣三區各設一個收回舊衣的社會捐助站點,分別設置在海城區石化路13號、銀海區僑港鎮港口路109號、鐵山港區南康鎮銀豐東路93號和合浦縣解放路7號。
據市民政局養老服務和慈善社工科負責人介紹,4個社會捐助站點,每年大約能回收2至3噸的舊衣。社會捐助站接收的廢舊衣物、廢舊紡織品將由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采取預約上門提取的方式進行統一回收,并交由有相關資質的企業進行粉碎性處理,作為再生纖維的原材料,實現再利用,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處理廢舊衣物、廢舊紡織品所獲得的公益資金,由廣西社會和諧穩定發展基金會用于開展扶貧濟困等慈善活動。該負責人表示,社會捐助站點回收舊衣及后續處理的整個過程都由民政部門來監管,以保證舊衣回收得到規范處理。(來源:北海晚報 記者:李惠蘭 鐘雙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