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出綠色文明新風尚
——南寧市多舉措常態化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深入推進,南寧常態化、多形式開展垃圾分類宣講活動,不少居民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好習慣。同時,南寧市各大公共機構也積極行動,多方齊心,合力引領綠色“新時尚”。
11月9日,記者在走訪聯發尚筑、錦蘭公館等小區時發現,小區物業優化垃圾投放布局,實行督導員現場指導,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化,還積極探索開展“綠色交換”等活動,鼓勵市民積極參與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興寧區聯發尚筑小區從2019年開始實行小區生活垃圾分類智能化。該小區配備垃圾分類專業化團隊,運行專業垃圾分類軟件管理體系平臺,發放居民分類環保積分卡,安裝智能發袋機、智能兌換機、智能回收箱等智能設施設備,建立了一個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核心的溯源體系數據軸。居民每個月可以掃碼領取一卷帶有二維碼的垃圾袋,這個特殊的垃圾袋可以根據二維碼溯源找到領取人,如果居民亂扔垃圾,就會知道是誰扔的。此外,該小區還設有智能回收柜,居民只要將可回收垃圾放進智能回收柜,專用賬戶就會收到一筆積分,達到一定積分就可以兌換日用品。
位于南寧經開區的錦蘭公館小區從2020年起實行定時定點分類投放垃圾,督導員分別于每天早上7:00—9:00和晚上7:00—9:00兩個時間段來到垃圾分類房,為居民現場講解如何正確分類投放,并發放相關宣傳手冊和垃圾袋。該小區通過大力宣傳、帶頭示范、蹲點督促、現場指導等形式,促使居民養成定時定點垃圾分類的良好習慣。此外,該小區還長期招募業主志愿者,在督導員的影響下,小區里更多的業主都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逐步養成了在家做好垃圾分類且定時定點投放的良好習慣。目前,該小區居民的參與率達90%,垃圾分類正確率明顯提高,小區居住環境顯著提升。
目前,南寧市各大機關單位樓道、電梯旁、辦公室內整潔干凈、配置合理的分類垃圾桶隨處可見。昨日,記者在興寧區政府辦公區看到,這里每一棟辦公樓分別配置有相應的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及類投放標識,滿足職工的日常分類投放需求。同時,還組建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做好垃圾日常投放的桶邊督導,培養職工分類投放的好習慣。此外,還實行低碳辦公,在日常辦公中減少使用一次性辦公用品,如禁止和限制采購一次性辦公用品、推行無紙化辦公,采用OA辦公系統傳遞、傳閱文件,減少紙質文件印制,采用雙面打印方式等,并制定辦公用品領用制度,提倡修舊利廢,避免浪費。
據了解,國家、自治區和南寧市已明確,節約型機關創建活動從2020年開始到2022年結束,為期3年。去年,南寧市已有401家黨政機關成功創建節約型機關,今年還要推動349家黨政機關創建節約型機關,做好國家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示范點遴選工作。(來源:南寧日報 記者:馮梓劍 通訊員:陸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