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居民打造幸福港灣
——解碼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江州模式”
“驗證失敗?!庇浾呓盏浇輩^石景林街道龍峽山小區采訪,在小區大門處吃了“閉門羹”。在門口等候的街道黨工委副書記黃少明告訴記者,這是小區新安裝的人臉識別系統。
進入小區,只見各處墻面干凈,綠植修剪整齊,汽車、電動自行車停放井然有序。涼亭下,幾位老人正在下象棋。
“在這小區生活,你們覺得怎么樣?”記者問。
“很幸福,這里很安全舒適,大小事情都能隨時找到人解決?!本用顸S日貴說。
小區是社會最基本的單元,也是百姓安居樂業的基礎。如何加強社區治理,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連日來,記者在江州區各社區小區采訪,解碼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江州模式”。
智慧小區:從“治理”邁向“智理”
在龍峽山小區,只見小區入口處,設置了帶有監控攝像功能的電動道閘,對進出車輛自動抬桿放行,車輛往來井然有序。
“我們用現代科技手段,讓精細化、智能化成為現實,推動小區從‘治理’邁向‘智理’?!笔傲纸值澜M織委員甘盛江說。
該小區通過打造智慧小區聯網系統,做到“人過留影、車過留痕”的“全時段、全方位、無盲點”管控。
智慧門禁系統不僅方便業主,還對不法人員具有震懾作用。據介紹,小區接下來將安裝AR全景攝像機,通過高科技手段實時偵控,如監測到可疑或逃犯等人員,將實時鎖定,并對其行動軌跡進行監測和分析。
“之前外人可以隨便進出小區,我和家人覺得很不放心。自從智慧安防小區建成后,治安環境好多了?!本用裢蹑骆绿崞鹦^變化連連稱贊。
高空拋物怎么查?電動自行車高溫引起自燃或爆炸怎么辦?面對這些棘手問題,龍峽山小區巧用智慧安防來“智理”。
“過去,小區高空拋物時有發生,現在我們安裝21個高空拋物攝像頭,實現監控全覆蓋?!毙^黨支部書記馮作貴說,“誰家拋的、拋了什么、拋到哪里,整個拋物過程可以全程追溯?!?/p>
“衛生間漏水,能幫忙解決嗎?”近日,居民趙某向“黨群e家”平臺求助。接報后,小區黨支部和物業聯動,很快幫他解決了煩惱。
該小區借助政務微信載體,推出“黨群e家”平臺,受到居民青睞?!拔覀兛梢韵蚱脚_反映各種困難和問題,小區黨支部和物業會在第一時間處理問題,及時反饋給我們?!本用駝⒃佌f。
“紅色”小區:有“面子”更有“里子”
記者來到崇左市直A區小區時,偶遇下班回家的居民謝芳。只見她麻利地將電動自行車推進新安裝了充電樁的車棚,熟練地給車充電?!耙郧懊看纬潆姸加X得不安全,現在安裝了充電樁,充電就放心多了?!敝x芳說。
該小區高層住戶沒有配備雜物房,長期以來,電動車的停放和充電問題困擾著居民。
“我們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幫助居民解決生活難題?!毙^黨支部書記李舒告訴記者,在江州區“木棉花紅”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小區和物業齊發力、共謀劃,很快在小區的車棚安裝了電動車充電樁。
小區將在職、退休的463名黨員納入小區黨支部管理,鼓勵黨員“亮身份、作表率”,開展志愿活動,參與社區治理。同時,延伸黨組織觸角,以樓棟為單位建立30個黨小組,選出69名黨員任樓棟長。實行物業公司管理層和社區“兩委”班子成員交叉任職,將物業打造成“紅色管家”。
小區落實黨員“1+10”網格化聯戶制度,將物業管家編入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網格員每日活躍在所包聯的網格居民中間,隨時幫助居民解決處理鄰里糾紛、安全隱患等問題。
“自從小區有了黨員志愿隊,樓道里的廢棄物、‘牛皮癬’一掃而空,綠化帶也不再是‘停車場’?!本用裉泼蘧暾f。
“在黨支部帶領下,小區不僅扮靚‘面子’,還改善‘里子’,過去有問題去信訪,現在有困難找小區黨支部?!苯?,小區居民黃女士因樓上衛生間漏水引發糾紛,小區黨支部獲悉后,迅速調解,雙方握手言和。
“小區廣告攤位費一年收入約30萬元,全都花在‘刀刃’上。打理花臺、鏟‘牛皮癬’這些雜活,黨員都是無私奉獻,不收取任何費用?!蹦赀^六旬的老黨員張日傳說,他們樂于為小區服務,讓大家生活在好環境里,心情舒暢。
書香小區:讓“閱讀”變成“悅讀”
走進崇左市直B區,只見居民休憩的地方設置了墨香亭、誦讀亭,隨處可見名著園、閱讀驛站、書香作品展示平臺。
紅色讀本、歷史文學、科普百科、生活時尚、兒童繪本……走進小區書屋,記者看到,這里作為崇左市圖書館的流動書屋,擁有藏書1000多冊。
書屋里,一場別開生面的讀書分享會正在舉行,主持人是來自廣西民族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劉麗麗?;顒蝇F場氣氛活躍,小區里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搶著將自己讀到的好書推薦給大家,并將最喜歡的圖書展示出來,分享自己的讀書心得。周曉園小朋友與大家分享他最愛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通過這本書我感受到愛的力量,我們要珍惜父母的愛、身邊的愛,我們也要悉心關愛身邊的每一個人,讓社會變得更加溫暖?!庇喙庵械闹鳌段业乃膫€假想敵》中有這樣一句話:“同一個人,過街時,討厭汽車;開車時,卻討厭行人?!毙^居民馮廣蓮認為:“這句話告訴我們,人不能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想問題,要抱著平和的心態去看待世界?!?/p>
每月第二個星期六下午,是讀書分享會的時間?!懊恐軐W校都會派志愿者來主持分享會?!眲Ⅺ慃愓f。讀書分享活動不僅豐富小區居民生活,也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小區黨支部書記農景華告訴記者,小區書屋每天開放,安排黨員或志愿者負責管理維護,讓居民在家門口享受閱讀的快樂。
“休息的時候,在小區隨手拿一本書看,我們很喜歡?!毙^居民李文娟說,“在小區讀書,讓‘閱讀’變成真正意義的‘悅讀’?!保▉碓矗鹤蠼請?記者:黃海建 通訊員:陸華勇 盧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