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后,我成為一名路橋工程測量員,每個月工資收入4500多元,還有‘五險一金’。多虧了‘雨露計劃’補助!”8月15日,平果市海城鄉新民村脫貧戶譚勇兵說,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他差點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當地村干部幫他申請“雨露計劃”補助,自己最終完成學業找到好工作。
近年來,平果市組織近萬名干部作為“雨露計劃”的宣傳員,采取發放宣傳單、制作板報以及媒體傳播等多種形式開展“雨露計劃”政策宣傳,及時讓群眾了解補助范圍、標準、申報方式及認定程序等,由鄉鎮組織人員根據初三、高三畢業生名單逐一排查,確保符合條件的困難學子“應補盡補、不漏一人”。今年春季學期,全市共發放“雨露計劃”教育補助資金371.6萬元,惠及2736名困難學子。
為提升脫貧家庭子女技術技能水平,促進高質量就業,該市啟動“雨露計劃+”就業促進行動,結合東西部協作、定點幫扶和萬企興萬村行動等,在鄉村招生、技能實訓、崗位推送等環節著力,引導脫貧家庭新成長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提高就業技能水平和就業競爭力。今年,全市“雨露計劃”畢業生共776人,均獲得就業指導和崗位推薦服務。(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凌聰 通訊員: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