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戲進校園活動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戲曲文化盛宴。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藝術文化形式,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為了弘揚戲劇戲曲文化,培養學生文化素養,促進戲劇戲曲文化的傳承,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9月20日上午,由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南寧市藝術劇院協辦的“2022年南寧市為民辦實事文化惠民工程——送戲進校園”活動走進南寧市青秀區長堽小學,為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戲曲文化盛宴。
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分為“戲曲文化小講堂”“非物質文化授牌儀式”“戲曲文化表演”三個部分。
戲曲文化小講堂上,南寧市藝術劇院的老師向同學們普及戲曲基礎知識,與學生互動,學習簡單的戲曲動作,激發學生熱愛戲曲的興趣,感受戲曲藝術的魅力。同時還介紹了南寧本土戲曲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鼓勵同學們去發現和尋找身邊的非遺文化,了解傳承和保護祖先們遺留下來的文化瑰寶,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非遺傳承的種子,增強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一顆非遺傳承的種子,增強了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本次表演藝術家們帶來《老鼠嫁女》經典戲劇,以色彩鮮明的服飾,惟妙惟肖的動作,詼諧夸張的表情,幽默、風趣的語言,跌宕起伏的情節,讓孩子們看得津津有味,贏得孩子們陣陣喝彩。通過劇情,孩子們懂得了一個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人無完人,我們不要小瞧任何人,也不要盲目崇拜,對人對事都要有一顆包容的心。
戲曲文化小講堂上老師向同學們普及戲曲基礎知識。
戲曲進校園活動的開展,讓同學們近距離接觸到戲曲文化的魅力,也激發每個人熱愛家鄉、熱愛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同時感受壯族民俗文化魅力,實現以美育德。南寧市藝術劇院向長堽小學授予“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室”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志愿隊”牌匾。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在今后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把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的教學實踐當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觀,培養文化自信,傳承中華瑰寶。(通訊員 玉冬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