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瑤自古就有蓄長發的傳統,有些寨子里的成年女性長發超過1米的比率高達90%。
寨子里的老人正傳授年輕人養發護發秘訣。
黃洛瑤寨在村子里建起了歌舞堂,專門向游客進行長發展示,很受歡迎。
紅瑤女性成人禮就是剪掉姑娘從小留下的長發。
淘米水是制作長發洗發水的關鍵,一名外國游客好奇地查看瑤嫂制作洗發水。
紅瑤婦女在河邊洗頭發,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
瑤族女性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盤發方式,其中未婚、已婚、已育女性的盤發分別叫作“閨中秀”“螺螄盤發”“烏龍盤發”。
“一梳長發黑又亮,梳妝打扮為情郎。二梳長發粗又亮,夫妻恩愛情意長……”這是流傳在紅瑤聚居區的一首《長發謠》,每當重要節慶時,紅瑤大嫂們就會在長鼓聲中歡歌起舞,熱情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紅瑤是瑤族的一個支系,主要居住在桂北龍勝各族自治縣山區一帶,因喜愛穿紅色服裝,被稱為“桃花林中的民族”。留長發是紅瑤另一個奇特的人生禮俗,紅瑤女視長發為珍寶,13歲開始留長發,而一生只在16至18歲期間剪一次頭發,至老都將蓄留。2012年,紅瑤長發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鎮黃洛瑤寨是紅瑤主要聚居區之一,全寨348口人中,頭發超過1米的有70多人,被譽為“天下第一長發村”?!包S洛有三怪:頭發當草帽戴,手鐲當耳環戴,衣服全是絲線帶。這個‘三怪’,現在變成了致富‘三寶’?!秉S洛瑤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潘繼鳳說,多虧了旅游扶貧好政策,當地瑤族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黃洛瑤寨在旅游開發過程中,著力打好少數民族風情牌,推出瑤族歌舞、長發梳妝展示、瑤家手工制品等旅游項目,不斷豐富游客體驗。村里的長發女子幾乎都加入了歌舞隊,每人演出一場獲得報酬15元。截至目前該屯接待游客10萬人次,實現旅游歌舞表演收入300余萬元,銷售工藝品收入100余萬元,每戶歌舞表演分紅0.8-2萬元不等。
此外,頭巾、腰帶、耳環等配飾的出售和整套服裝的出租、出售,每戶一年也有數萬元收入。就連傳統的長發洗護產品,在全國也有了100多家加盟店。部分村民通過經營“農家樂”,一年至少收入10多萬元。
黃洛瑤寨是該縣發展文旅產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縣按照“以縣城為核心,以龍脊、南山為重點景區,建設壯、瑤、苗、侗四個民族小鎮,發展五個健康養生景區”的規劃,以全縣作為大景區,以10個鄉鎮80%行政村為基礎,以民族村寨為落腳點,重點實施“農耕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康養文化+旅游”多個項目,大力發展文旅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旅游產業好處多,唱歌跳舞好快活。賺了美元賺港幣,道路越走越寬闊?!闭勂鹇糜萎a業帶來的變化,黃洛瑤寨村民潘紅妹開心地唱起了山歌。(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游擁軍 通訊員:韋吉陽/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