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煥發新風貌
——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興產業促文明見聞
7月8日,記者來到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鵬垌村,穿梭于村中古巷,聆聽著嶺南傳統老房述說著遙遠的往事,也感受著時代脈搏的強力跳動:一件件被時光打磨得極具溫潤感的老器物告訴人們,這是一座歷史久遠的古村落;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又時時提醒大家,這是一座新時代的文明鄉村。
鵬垌村已有500多年歷史,如今村里依舊保留著各時期的石橋、碼頭、城墻以及護城河等古遺跡。近年來,在玉州區的部署和指導下,鵬垌村依托當地歷史文化,以康樂古莊整體格局、歷史環境風貌、民俗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為核心,以“文化+旅游+農業”的方式整體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使其迅速成為鄉村旅游新熱點。
“為延續鄉村歷史文脈,推動文旅發展,鵬垌村通過‘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古民居進行修繕和保護性改造,挖掘自身歷史文化價值,不斷推進鄉風文明建設?!贝逯鴼W寧說。該村通過村民+公司入股分紅的模式,對古民居進行修繕和保護改造,使之成為自然、現代與歷史和諧共存的傳統村落遺址文化公園,進行旅游資源開發。
有了古村落的硬件,鵬垌村更進一步培育出了自己的文化品牌。以玉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寒山誕”為村慶節日,村民自主成立龍獅藝術團2個、舞蹈文藝隊3個、籃球隊2個、麒麟八音隊1個,歡慶活動內容豐富、影響頗廣,已成為本村特有的文化名片。
抓產業發展的同時,鵬垌村也格外重視精神文明建設。通過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5支民間志愿服務隊伍,打造理論宣講、文化服務、教育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漢文化推廣服務等服務平臺,陸續開展了“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清河日”清潔、“垃圾分類進萬家”“文化進萬家服務”等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農村公共文化建設。
鵬垌村還落實“一約四會”機制,成立村民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將環境、護林、治安、消防、村風、鄰里、家庭7個方面的內容納入其中,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治理,推進村里的各項事業?!耙郧按謇镆黄婆f頹敗的景象,到處坑坑洼洼,沒想到能發展成現在這樣。文明鄉風吹進了古村落,正煥發著新生機?!痹鴵稳龑鸣i垌村村主任的陳世念感慨說。如今村里的民風也變得更好,村民都自覺維護村里的公共設施,遇到村里客流量較多出現交通擁堵時,大家都主動前來幫助疏通,文明風尚蔚然成風。(來源:廣西日報 記者:閉初健 通訊員:李 榮)